開學第一課,我們帶著立德樹人、傳道授業的使命迎來奮發有為的嶄新開端。

新學期、新氣象、新技能、新工匠,9月23日上午在學校大操場由鐘起湖校長主講開學第一課,師生同上開學第一課,開啟《匠心逐夢,技能報國》之理想信念。

鐘校長從何謂“匠心逐夢”到如何踐行和發揚工匠精神,從技工教育作為職業教育的類型定位到發展趨勢,從身為技工教育的一員如何宏揚工匠精神,為技能強國做出一份貢獻做了詳細的闡述。
鐘校長指出,匠心就是精準、精細、精湛,就是創優、創新、創造,就是傳承、傳授、傳揚,就是專注一件事情,執著地做下去。新時代背景下,工匠精神被賦予了新的涵義,傳承、培育、踐行好工匠精神,將為奮進的中國人民、前行的中國提供更為強大的精神動力。他認為,新時代的工匠精神體現出勞動者執著專注、精益求精、一絲不茍、追求卓越的高尚品德,是勞模精神、勞動精神的重要載體,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體現,是各行各業的工作人員應該具備的精神素養;“匠心逐夢”需要我們把國家之夢、民族之夢作為自己的夢想,以大國工匠為標桿,將自己的崗位變成舞臺,將自己的勞動變成創造,將工匠精神內化于心,外化于行,在技能報國的理想追求中,塑造自己的精彩人生。踐行和發揚工匠精神需要知行合一,內化于心,提高思想認識,做到心中有數,把工匠精神作為行動指南!對國家忠誠,對職業忠誠。對自己的人格忠誠。外化于行,把工匠精神所蘊含的職業品質和職業行為落實在具體的崗位實踐中,貫徹在工作的各個環節內,體現在產品的每處細節上。新時代的工匠精神體現出勞動者執著專注、精益求精、一絲不茍、追求卓越的高尚品德,是勞模精神、勞動精神的重要載體,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體現,是各行各業的工作人員應該具備的精神素養。 詮釋和踐行工匠精神培養“匠心·匠藝·匠魂”要始終堅持三點信念:所以我們作為技工人,要把“工匠精神”輸入血液,注入靈魂,在學習、工作中,時時刻刻保持一顆“匠心”,所做每一件事都傾注“匠藝”,久而久之,這樣就會鑄就“匠魂”,技工人出品,必是精品?!耙粋€擁有工匠精神、推崇工匠精神的國家和民族,必然會少一些浮躁,多一些純粹;少一些投機取巧,多一些腳踏實地;少一些急功近利,多一些專注持久;少一些粗制濫造,多一些優品精品?!?/span>

同學們,未來,我們國家在邁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征程中,需要千千萬萬的有技能、有本領的青年工匠,希望你們時刻牢記時代重任,踐行執著專注、精益求精、一絲不茍、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,爭做掌握未來的技能人才,成為新時代當之無愧的主角。
老師們,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,我們必須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引領,不斷提高“政治三力”,準確把握新發展階段、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、加快融入新發展格局,主動將學校事業發展與國家、區域重大戰略需求對接,搶抓機遇、借智借力、主動求變,才能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逆襲而上。作為廣東技工教育成員之一,我們深知技工教育重任系于你我,我們必須為技能強國做出一份貢獻,我們必須起而行之、知行合一、扎實踐行、弘揚工匠精神,因為你的樣子,就是技工教育的樣子。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氣質,我們的時代將以怎樣的面貌被歷史書寫,取決于我們每個人的表現。工匠精神是手藝人的安身之本,也是我們的生命尊嚴所在;是企業的金色名片,也是社會品格、國家形象的榮耀寫照。工匠精神并不以成功為目標,卻足以為成功鋪就通天大道。我們不必人人成為工匠,卻可以人人成為工匠精神的踐行者。作為技能學子,我們更應該大力弘揚和傳承工匠精神,專注于專業學習,保持定力,腳踏實地,沉淀專業知識。


●教師代表周黎談感受●
想要熟練掌握一門技術,同一個動作需要重復多少次呢?有一位羽毛球運動員曾經在采訪時回答了這個問題。當一個動作訓練10萬次時,基本上能夠找到感覺;再訓練10萬次,這個動作才能夠穩定發揮;想要在一項技能上做到熟練,至少需要堅持1000個小時,才會有下一個質的飛躍。日本的壽司之神--96歲的小野二郎,專注做壽司已經50多年,至今還堅守在崗位上;今年北京冬奧會冠軍徐夢桃,從12歲開始滑雪,在她32歲這年終于獲得了人生的第一枚奧運金牌,這背后是20年的反復訓練和28個世界冠軍的積累。
周老師用舉例子的形式進一步詮釋了在學習、工作中,時時刻刻保持一顆“匠心”,所做每一件事都傾注“匠藝”,久而久之,這樣就會鑄就“匠魂”,技工人出品,必是精品?!耙粋€擁有工匠精神、推崇工匠精神的國家和民族,必然會少一些浮躁,多一些純粹;少一些投機取巧,多一些腳踏實地;少一些急功近利,多一些專注持久;少一些粗制濫造,多一些優品精品?!币饬x。

